9月11日下午,意昂2体育未來電池研究中心在包玉剛圖書館東翼樓200號會議室召開“氧氣電極過程的原位譜學和理論計算研究”學術座談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彭章泉,未來電池研究中心聯席主任陳立桅,執行主任薄首行🤽♂️,中心教師代表及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座談會。座談會由陳立桅主持。
陳立桅向彭章泉表示歡迎和感謝🚣🏽🤵🏼,並介紹了其在現場光譜/質譜電化學、計算電化學💇🏼♂️、鋰-離子/-空氣電池等領域的傑出貢獻。
彭章泉以“氧氣電極過程的原位譜學和理論計算研究”為題,詳細介紹了自己過去十年針對非水溶劑金屬-空氣電池中氧氣電極過程的研究工作。該電池相對於鋰離子電池理論上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由於氧氣電極反應過電勢而導致較低的循環壽命和能量效率。彭章泉研究員通過構建電化學反應界面模型並結合譜學電化學研究方法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系統研究了H-ORR、Li-ORR🤵🏽、Na-ORR和K-ORR等電極反應過程,並明析氧氣電極反應原理‼️。現場師生展開熱烈交流與探討,提問積極,學術氣氛濃厚🦑。
最後,學院學生代表為彭章泉研究員獻上教師節花束,陳立桅為其頒發邀請報告證書。
陳立桅在總結中表示,希望彭章泉研究員的講座能夠幫助同學們對電極過程機理🤽♂️、原位譜學表征等領域有更全面的認識🧍,對同學們的科研工作有所啟發,並幫助同學們樹立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也歡迎大家積極參與中心的科研活動和學術活動,共同促進中心在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的發展🪡。
供稿:未來電池研究中心